【赛迪网讯】别人IPO耗时一两年,富士康就用36天!作为A股市场最快过会记录的创造者,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理所当然的登上了新闻热搜榜,受到科技界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。
不过,纵观各路评论,唱衰者、怀疑者、担忧者居多。其中,高估值6000亿元的预测不绝于耳,随之而来大家担心,前期投资这样的“独角兽”公司往往容易被套牢。
还有人认为,富士康利润太低,体量虽大,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。另外,全球养着百万名员工,人均成本已经高于人均利润。尤其在中国,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出现“用工荒”。
对于我们来说,我们更看重富士康股份成功国内上市后,会用融资来做什么,改变什么?
据了解,富士康股份IPO一路绿灯似乎得益于四大经济领域“独角兽”的身份。有报道称,生物科技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高端制造这四大新经济领域的拟上市企业中,市值达到一定规模的“独角兽”企业,会放宽审批时间和盈利标准。这也能解释为何富士康股份的各种不足都会被放行。
对于代工出身的富士康来说,正正盯准工业互联网、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领域。此次IPO的募投项目锁定在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这一领域。向前追溯,富士康工厂2011年就喊出百万台机器人代替工人的口号。这是富士康从人力密集型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最强信号!不过,时至今日,距离百万机器人的宏愿还有巨大差距,但IPO将加快这一进程。
根据招股书,富士康股份拟募集273亿元打造的智能制造八大平台,仅智能制造领域涉及的募投资金就达到了173亿元,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3%;其余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项目也将帮助富士康股份实现智能工厂全面网络化、云端化、平台化。
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、研发实力,转化为提升生产效率。最终的目的是节约人力成本,提升利润空间,增强竞争力。那么,前面提到各界对富士康IPO的悲观情绪,或许都能在募集足够资金,开展智能制造转型之路上得以开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