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天堂
xp系统下载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IT资讯 > IT资讯
2016-03-01 17:36:12
电视不能播的网络也不能播,总局加强监管后的网剧还能活吗?
[文章导读]在2月27日举行的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上,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李京盛司长指出,将加强管理网剧和网络自制节目,及时发现“苗头”不对的剧,不要等成片了再下架;线上线下统一标准,电视

在2月27日举行的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上,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李京盛司长指出,将加强管理网剧和网络自制节目,及时发现“苗头”不对的剧,不要等成片了再下架;线上线下统一标准,电视不能播什么,网络也不行。

有印象的网友对此应该早有心里准备。早在去年九月中旬,影视圈已有消息爆出: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出新规,加大对电视剧的审查管控,对网剧的审查管控力度也将前所未有的加大。原制片机构将拍摄成片交给各省广电局审查,上星要送广电总局审查颁发播出许可。”

电视不能播的网络也不能播,总局加强监管后的网剧还能活吗?

之后现象级的网剧《太子妃升职记》等“因有伤风化”被下架,再联系起更早之前的史上最严“网剧管理方法”—— 先审后播、统一登记制度,引进数量严控等。诸如此类,足见总局一直是稳扎稳“管”、步步为营。

是的,如果不监管,那总局也没必要存在了。网剧火爆,监管自然得跟上。

我国网络剧发展迅速。2013年是200部800集,2015年则是805部12000集。2015年,仅仅一个暑期档,全网就上线了107 部网剧,超过2014 年总数的一半;单日点击过千万的网剧扎堆出现;大网剧的单集成本已经达到四五百万人民币,几乎超过所有传统电视剧。整个2015年,国内有355部网剧上线,其中多部作品的点击量冲破10亿大关,网剧在2015年的点击量也比2014年整体上涨了61.8%。2016年,随着更多制作成本比肩甚至赶超传统电视剧的网剧不断来袭,有业界人士认为,网剧的“大时代”已经来临。

如果网剧野蛮生长,不否认有“好剧”的产生,但“坏剧”恐怕更多。因为市场总有失灵的时候,历史经验也常常表明,市场更容易陷入认知的盲区。为了收视、为了利益,尤其是当动物精神主宰市场时,局部的风险病毒更有可能危及整个体系。因此,就需要总局的及时管控。

然而,需要总局并不是需要总局干脆快刀斩乱麻,全听“我”的话了事。以往那种“以防范为主、宁愿错过也不愿犯错”的监管视角亟待更新。事实已经证明,在这种高桎梏之下,难免就只剩“抗战神剧”等独霸荧屏。抗战剧之所以层出不穷,很大程度上在于广电总局的审批控制较为宽松,而古装剧、涉案剧等类型则趋向于严格。有数据佐证,我国每年生产14000集电视剧之多,但能通过审查的不到一半,且仅有区区3000集能进入黄金档。尽管一些是粗制滥造,但也不无优秀的作品。

可惜,总局此次也只是把触手伸长了,依旧没有做任何的变更,具体的规定为:1、加强对视频审查员的培训;2、加强对优秀网络剧的引导;3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了解,提前介入;4、及时发现“苗头”不对的剧,不要等成片了再下架;5、内容标准统一,电视不能播什么,网络也不行。

怎么引导?怎么介入?什么“苗头”是不对的?没有具体的标准,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,尤其是“内容标准统一,电视不能播什么,网络也不行”,顿时之间让人感到窒息。

客观地说,网剧的火爆是极为利好的。其一,IP大战直接带动了文化的发展。从《盗墓笔记》到《花千骨》,从《甄嬛传》到《琅琊榜》,从《步步惊心》到《何以笙箫默》,有助于激发创作者的热情;其二,网剧的火爆间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。除积极抢夺优质IP之外,网剧也在尝试玩着各种“黑科技”,4K、3D、VR、直播、跨屏互动、边看边买等,比如企鹅影业正在积极打造的《诛仙·青云志》,其视觉效果据说就将考虑采用部分VR 技术。

而一部网剧的走红背后,也往往体现出难能可贵的创意、创新。以火得一塌糊涂的《太子妃升职记》为例。据其领衔编剧秦爽透露,在创作剧本时,编剧团队一直跟作者保持沟通和交流,并基于剧本的主线结构和市场调研,将剧情节奏调整得更为轻快,桥段、设计、情节等各方面变得更具网络化,更利于影视化的呈现。此外,该剧的摄影、构图、色调以及服装搭配都格外“讲究”,不仅构图专业,用色一改过去传统宫廷戏里金色或大红的基调,服装搭配也颇有混搭另类的风格。

乐视网首席营销官兼乐视网CMO张旻翚此前亦是表示,除了剧集内容本身足够吸引受众以外,乐视的“生态营销体系”也助推了这部剧的走红。“此次乐视通过强有力的内容二次包装,把一个不算IP的内容变成了热门话题。”

试想,如果果真“内容标准统一,电视不能播什么,网络也不行”,网剧还会有春天吗?让人担忧。且如今能肯定的是,当下已是监管和创新的共治时代,监管者和创新者虽视角各异、方式不同,但都是贡献于整个系统。具体而言,总局和影视工作者,都是为“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”而努力,